Category Archives: 巫婆做手工

簡易康乃馨

今年要教小一的小朋友做康乃馨
所以要用極簡易方式來做
 
材料:
紅色正方形紙1張
綠色三角形紙1張(正方形裁半)
小吸管1支
 
工具:
剪刀
膠水
雙面膠
 
作法:
  1. 取紅色正方形紙對摺取邊之中心點,中心點與兩邊邊角各摺出一線
  2. 沿線剪下
  3. 四個三角形的底邊剪出鋸齒狀
  4. 兩個小三角形放在大三角形後面(圖中的左右放顛倒了)
  5. 將小吸管用雙面膠固定在中央(這個圖仍是錯的)
  6. 將綠色三角形用膠水固定上去
  7. 完成
 

冰棒棍桌燈架

材料:
冰棒棍100支(做完覺得應該用120支才漂亮)
燈泡座
 
工具:
白膠
 
做法:
  1. 先將兩支冰棒棍用白膠黏在一起,共做兩組,分別放在上下,並將燈泡座置於中間,兩邊各疊上一支冰棒棍(將電線壓於下)
  2. 上下左右各疊上一支冰棒棍,並在中間等距加兩支冰棒將燈泡座撐起

3.在繼續以上下左右各疊一支冰棒棍,直到與燈泡座底座平高,則在中間用兩支冰棒棍固定住燈泡座

 

4.之後繼續以上下左右持續疊高即完成

檢討:
應該在底座之上的小圓身處在加兩隻冰棒棍壓住,燈泡座才不會隨意晃動
冰棒棍真的應該再加高會比較美
可惜這裡沒賣冰棒棍
台灣的朋友啊
如果要送禮物就送巫婆一堆冰棒棍吧

不織布鍊墜

六年前巫婆為了當年的小一班準備了親手縫製的娃娃當聖誕禮物
手邊便剩餘了許多不織布
前幾個月的活動中
巫婆又從將丟棄的花飾中檢了一些漂亮的軟鐵絲
於是便隨手做了幾個小東西
這樣看不太出來大小
請看看下面
做法:
  1. 剪兩塊一樣形狀的布
  2. 軟鐵絲勾成圓圈狀
  3. 將其中一塊布塗滿白膠,放上鐵絲,再將另一塊布蓋上
  4. 完工

年年有餘

巫婆教作文
巫婆就大量的寫故事
巫婆教綜合活動
巫婆就開始玩廚藝
巫婆教美勞
巫婆就拼命做手工
所以咧
巫婆最近又教小一的小朋友做水滴魚啦
 
所謂的水滴魚是用水滴貼成的
當然我們不能拿真正的水滴貼上去
那是不可能的任務的
巫婆首先幫小朋友裁好一樣大小的長條色紙
然後首尾相粘
從側面看就很像水滴啦
接下來
巫婆很認真的將魚的結構
諸如:尾鰭 背鰭 腹鰭 鱗片
一一介紹給小朋友認識
因為這些地方啊
都是要用水滴貼完成的
而且巫婆還小小"恐嚇"了小朋友一下
如果你們不將水滴排隊貼好好
就會看見魚肉
看見魚肉就代表你的魚被鯊魚攻擊了
那就會死翹翹
所以小朋友都戰戰兢兢的貼
雖然途中還是陣亡了很多次
不過巫婆已經很滿意了啦
 
巫婆自己在課堂上當然也陪小朋友又做了一隻(事前已經先做三隻當範本)
巫婆當然會將作品做個小小加工
(上面的串珠手機吊飾是在愛心跳蚤市場活動時買的)
這樣年節飾品都不需要去買啦
祝賀大家年年有餘發大財
 

滿(年節應景飾物)

好久沒有更新部落格
巫婆聽見抱怨聲了
趕緊上來寫一寫
 
今天來紀錄一下新的手工作品
材料及用具:
小容器(瓶蓋或切半的底片盒)一個
扁平牙籤26支
紅豆若干
小紅紙一張
衛生紙一張
裝飾線一段
白膠
 
做法:
  1. 牙籤用剪刀成一半,繞著小容器以白膠固定
  2. 容器若不是透明的,就直接以衛生紙舖滿至2/3高處,上塗白膠,灑上紅豆,再以紅豆慢慢舖滿
  3. 容器外圍以裝飾線繞一圈,同樣以白膠固定
  4. 小紅紙上寫"滿:或"福",再以白膠黏貼在適當位置
雖然離農曆新年還很久
不過現在做一做
除了可以送人之外
說不定還可以賺點小外快喔
此外
紅豆也可以換成白米
做完的成品如果不會太重也可以加上磁鐵喔
大家一起來做手工吧

亂玩一氣的蝶古巴特

巫婆就是這樣好學
凡事都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所以就做出了以下成品
斜對角再做一次

嘿嘿
把舊衣櫥換上新裝啦
還有點玩不過癮
再來玩個小玩意兒
就用今天收到的生日禮物做個謝禮吧
對啦
這是喝完的飲料罐
還可以廢物利用喔
換個角度拍
另一個角度
巫婆今天晚上又玩得很愉快了
 

蝶谷巴特

文章轉載自"典古雅居國際創意中心 "

http://www.decoupage.com.tw/

Decoupage源自於法文動詞,其意思是將美麗圖型剪下,拼貼裝飾於家飾物品或傢俱上,展現出創意設計的裝飾藝術技法。
任何人只要會使用剪刀就能學習製作Decoupage,透過專業裝飾藝術的指導課程與綜合技法的創作,大家都可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任何素材,發揮個人的巧思與無限的想像力,賦予全新雅緻的生活藝術質感。從簡單的創意設計開始,進而創作出屬於個人獨特風格的生活美學。
以前只能從外國書上欣賞的美麗藝術精品,現在就可在家自己創作,配合自己的興趣與喜好,發揮無限藝術潛能,將生活中易見的平凡物品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大家都能享有品味生活的藝術成就!

遠在幾百年前,Decoupage就已經廣泛的被世界各國應用在美化日常生活的裝飾藝術上,早在西元12世紀時,中國人就善於在門窗、燈籠、飾盒及禮品箱等生活中常見的實用物品,裝飾上生動活潑的彩色剪紙造型。

西元17世紀末,世界興起國際貿易,在東西方文化頻繁的交流下,從遠東來的絲綢瓷器、漆器及藝術品等,都深獲歐洲貴族們的喜愛,在當時歐洲的市場上流行 將東方意境的中國圖繪漆器,裝飾於傢俱或工藝精品上,這種融合中西方美學的 裝飾藝術,已然成為當代的時尚,供不應求。但製造如此精緻的工藝傢俱,曠日費時且價格昂貴。

當時義大利威尼斯的傢俱工匠們,為供應龐大的訂製生產需求, 仿效東方漆器的製作原理研發出近代Decoupage的裝飾藝術製作形式,工匠們刻版印刷,複製知名畫家的手稿作品,仿造量產"Lacca contrafatta"仿亮漆傢具, 讓不是貴族的一般大眾都能夠擁有典雅的藝術傢俱,史稱"L’arte del povero" 窮人之藝術。

西元1819世紀期間在歐洲,Decoupage已廣泛流行於日常生活中,成為歐洲貴族們的一種消遣休閒活動。尤其是在法國,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東妮的宮廷 仕女們,時興將Watteau華鐸、Boucher布雪等法國知名畫家的翻版印刷畫,拼貼 裝飾於帽盒或裝假髮的化妝箱上。由此時尚,發展出Decoupage的法文專有名詞。 至今仍可在歐洲美術館典藏的一些古董櫥櫃傢俱上看到Decoupage的裝飾藝術。

西元19世紀英國Victorian時代,創立著名的維多利亞裝飾風格,衍生出現代 Decoupage的裝飾形態。歷經幾世紀的人文變遷,直到現今,東西方文化不斷的交錯融合,Decoupage不但沒有因過時而被遺忘,反而歷久彌新。近幾年,隨著現代科技的研發及各國藝術家的加入,Decoupage已然蛻變的更多元且環保,更簡易便利製作,集美學與實用功能的創意休閒生活藝術。


前幾天從一個媽媽口中得知這個新名詞

好學的巫婆就立刻上網搜尋

並把這篇歷史發展的文章轉貼

大家一起來充實吧

(啊)

(還是大家早就已經知道了)

被說成是燈籠的燈罩

巫婆用了三個星期的美勞課教小一班的小朋友做燈罩
當然在事前一定做了一個當範本
剛拿到學校時
大家都說是燈籠
連小朋友也是這樣說
巫婆有點小小傷心
明明人家要做的是燈罩啊
所以在教學完畢之後
巫婆立刻將範本掛上自己家
對吧
這是燈罩吧
來點特寫
效果不錯吧
而且材料簡單做法也容易
連七歲的孩子都能做成
當然不難啦
現在將做法分享如下
 
材料:
圖畫紙一張(裁成四等份)
A4護貝紙兩張
麻繩(no5)若干
 
工具:
打洞器
護貝機
 
做法:
  1. 先在裁好的四張圖畫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小一的學生用了兩星期)
  2. 將兩張圖畫紙均等放入一張護貝紙內護貝
  3. 分別剪下成四塊
  4. 在兩側打洞(這一部分較有難度,因要等高,所以這部分巫婆動手處理)
  5. 量好適量長度的麻繩四條,將兩張護貝圖畫綁起來(口訣:穿第一個洞,翻面,繩交叉,穿第二個洞,翻面,繩交叉……)
  6. 第四條麻繩較難穿,因為不能以平面來穿,不過小朋友都可以自己完成喔)
  7. (接下來是巫婆的工作了)剪另外兩條麻繩,在上方以斜線方向穿過綁起,另一條從另一斜線穿過,但經過第一條時要以一上一下的方式通過,這樣中間就會有一四方小孔
  8. 將燈泡座穿過四方小孔,就可以完工了

用鐵絲玩創意4

在進入今天的正題前
容許巫婆先放上前幾天做的不完美作品"鳥籠"
貓與鼠
 
雖然是不完美作品
但是巫婆有努力去嘗試了
所以應該要留個紀錄
 
再來放上巫婆的第三把椅子
這回雖然有了坐墊
可是椅腳卻歪七扭八(哈)
 
終於進入今天的正題
彼得大弟
巫婆的貓頭鷹研發成功囉
(連三彈)
貓頭鷹書籤
小貓頭鷹
站在樹幹上的貓頭鷹
 
這樣感覺不出大小差別
再來兩張圖片
貓頭鷹書籤和小貓頭鷹
站在樹幹上的貓頭鷹和小貓蝸牛椅子還有貓頭鷹書籤
(啊)
(花朵上的灰塵太多了)
(天哪)
(巫婆竟然沒有好好打掃)
(實在太不應該了)
 
喵吉拉的貓咪戲園圖還有陳同學的掃把魔法棒
巫婆還在研究中
不過
第二批的鐵絲又要玩完了……

用鐵絲玩創意3

今天巫師下班回來問巫婆
妳沒寫故事啊
巫婆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經許久沒有動筆寫故事
最近一頭栽進鐵絲裡
今天補假日
巫婆趁著小惡魔去上學
又完成了許多作品
已經老掉牙的高音譜記號
平台鋼琴(要心領神會一下)
像瑪格麗特嗎
蝸牛
大樹
慢慢往樹上爬的蝸牛
快要被坐垮的椅子

勉強還能坐的椅子
 
以上就是巫婆今天的作品
剛剛巫師酸溜溜的說
我也很想留在家裡做一些自己做的事
喂喂
這是巫婆紓壓的方式
難道巫婆連享有一點點輕鬆也要偷偷摸摸啊